繁體
│
En
首页
>
免疫规划中心(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
免疫规划中心
>
常见问答
>
疫苗基本知识问答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组织机构
专家介绍
历史事记
业务工作
疾病防控
免疫服务
不良事件监测
循证疫苗政策
宣传沟通
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表及说明
疾病专题
病毒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
必威手机官网
疫苗基本知识问答
既然接种疫苗是有风险的,那么为什么国家还要下那么大的力气推进预防接种工作?
答: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开展预防接种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实施免疫前,我国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非常高。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接种疫苗,减少大量儿童因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避免成千上万名儿童的死亡。用脊灰和麻疹发病来说明这一情况: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全国每年约报告
20000
—
43000
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自
1994
年
10
月以来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
1950
—
1965
年,我国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
590/10
万,其中
1959
年发生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发病率高达
1433/10
万,并且每
100
例麻疹患者中有
3
人死亡,自
1965
年广泛使用疫苗以来,麻疹流行强度大为减弱。通过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和免疫规划工作,近几年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map